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托克托航天生物产业基地揭牌
时间: 2007-08-17 作者: 点击6788次
金狮腾飞,军乐齐鸣,彩带在微风中飞舞,草原迎来了尊贵的客人。2007年8月17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内蒙古托克托航天生物产业基地,在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工业园区正式落户,该基地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和金河集团合作建立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杨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袁家军、副院长朱岩、院长助理史俊杰,呼和浩特市领导,以及金河集团近千名员工参加了揭牌仪式。诱人的塞外草原,将耸立起一个国内最大的辅酶q10生产企业。
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韩志然在揭牌仪式上发表了讲话。韩志然指出,近年来,呼市从实际出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后引进建设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具有广阔市场发展前景的高科技项目,这些项目的引进、建设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了产业层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内蒙古托克托航天生物产业基地的揭牌,标志着呼市的生物制药产业将会迈上一个新台阶。他希望航天五院与金河集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促进航天生物产业基地早日建成投产。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在航天生物产业基地揭牌仪式上指出,航天生物产业基地的开工建设,是集团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探索航天高科技产业化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标志着中国航天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张庆伟指出,当前,正值“十一五”开局之年,党和国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我国的战略性产业,高科技产业的代表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要在完成好国防现代化建设任务的同时,加速发展航天民用产业,积极支持我国经济建设,努力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贡献更大的力量。
袁家军院长代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向出席航天生物产业基地揭牌仪式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向对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民用产业给予支持的集团公司领导和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呼和浩特市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袁家军指出,航天生物产业基地的建设,是集团公司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发展方针的具体实践,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落实集团公司有关决定,实现航天技术与地方资源优势互补、有机结合的创新性尝试。航天生物产业基地的建成,必将推动民用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航天五院是从事人造卫星与神舟飞船研制的单位,具有军品和民品的生产能力。同时航天五院也致力于发展高科技空间生物产业,从事现代生物医药、保健食品等高科技产品的研制与生产。此次航天五院与金河集团合作,共建航天生物产业基地,这是中央与地方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强强联合的成功实践。这一基地的建设必将有力地推动呼市航天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加快首府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的动力。袁家军表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将发扬严慎细实的作风,加快基地建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管理,高效运作,早日提供优质航天生物高科技产品,续写航天民用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辅酶q10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细胞中的化学成分,目前在国际上已广泛应用于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的生产。它主要用于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肝坏死的治疗,对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有非常好的疗效,还可以由于癌症的综合治疗,同时,在抗衰老、抗疲劳、减肥和美容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的功效。由于辅酶q10非常稀缺,人工制备非常复杂,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依赖进口,价格十分昂贵。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该技术的研究,但目前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仍然相当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从1986年开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就开展了空间微生物制药等领域的研究,还成立了专门从事航天生物应用研究的“空间生物实验室”,重点开展航天生物制药领域的研发,研制成功了“天曲益脂康”等多种航天生物保健产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利用空间环境对辅酶q10微生物进行诱变育种,有效地增加了微生物发酵提取法市场辅酶q10的效率,大幅度降低了成本,为辅酶q10实现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是空间搭载诱变育种技术与微生物制药技术的又一次完美的结合。
为加快辅酶q10的市场开发,推进规模化生产的进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进行研发生产基地建设的广泛调研。在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呼和浩特市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决定在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工业园区建设航天生物产业基地,推进辅酶q10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航天生物产业基地占地64万平方米(970亩),一期建设面积3万多平方米,工程计划于2007年6月竣工。一期工程完工后,辅酶q10的年产量可达200吨,年产值预计可达20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辅酶q10生产的“旗舰”。
该项目的实施,将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十一五”实现200亿元的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