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25日,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国防部长会议在青岛正式开幕。来自包括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等十个成员国的国防部长均悉数出席,气氛格外紧张且热烈。刚刚结束停火不到48小时的伊朗国防部长也乘坐专机抵达青岛,显得尤为引人注目。外界传闻称,伊朗此行有意借助此次会议重启与中国关于采购最多150架歼-10C战机的谈判,甚至有消息透露主力配资炒股,伊朗正考虑一并引进相关的生产线,实现部分国产化生产。
这并非伊朗首次传出购机风声。自2020年联合国解除对伊朗的武器禁运以来,德黑兰多次尝试与中国和俄罗斯商讨引进先进战机的可能。然而,几次“婚约”最终都无疾而终。俄罗斯方面原计划向伊朗交付的苏-35战斗机和S-400防空导弹系统,由于俄乌冲突引发的供应链中断,至今仍未完全交付,严重打击了伊朗对俄罗斯军事合作的信心。
展开剩余86%相比之下,中国的歼-10C战机凭借其“高性能、高性价比”的优势,在多个海外市场赢得了好评,重新点燃了伊朗的希望。这款中型多用途战斗机被誉为“东方的阵风”,配备了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以及顶尖的电子战系统。尤其是其搭载的RKL-700电子战吊舱,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有效干扰敌方雷达,为我方战机争取宝贵的作战时间和空间。
面对以色列这样拥有F-35隐身战机和F-16I等高性能飞机的对手,歼-10C无疑是伊朗目前最具实用价值的战机选择。然而,引进这类高端装备并非简单的谈判和口头承诺所能完成。事实上,伊朗和中国围绕歼-10的采购谈判已持续多年。伊朗方面希望大规模采购,并提出用石油作为部分支付手段,但中方对这一方案持谨慎态度。由于伊朗石油产业受制裁严重,供应存在极大不确定性,加之中国军工出口政策一贯谨慎,对高风险国家始终保持观望,导致谈判进展一度停滞。
2025年6月的上海合作组织防长会议成为这项谈判重新升温的催化剂。伊朗国防部长此次访华,还罕见参观了中国海军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这一举动被外界广泛解读为军贸合作即将迈出实质性步伐的信号。随后,伊朗国内媒体纷纷报道“打包采购歼-10C、红旗-9BE防空导弹系统及生产线”的消息,社交媒体上也盛传伊朗专家团队参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评估歼-10与苏-35性能的情况。虽然不少信息有所夸大,但有一点已经非常明确:伊朗不再愿意再拖延等待。
回顾过去十年,伊朗空军几乎依赖上世纪70年代的F-4、F-5战机及少量米格系列老旧飞机支撑战力。随着以色列不断升级战术,导弹防御和电子战能力显著增强,伊朗如果继续原地踏步,下一次冲突中恐将遭受更为惨重的损失。尤其是在F-35隐身战机频繁现身中东空域的背景下,伊朗老旧雷达系统根本难以对其形成有效锁定。今年6月初的袭击行动中,伊朗防空系统协同失效,陆军和空军各自为战,拦截效果惨淡。
德黑兰的决策层十分清楚,要想稳定国内军心和民意,必须通过实质性采购来增强军队士气。由此可理解为何伊朗将采购规模从原计划的40架大幅提升至最多150架。这不仅仅是军事装备的升级,更是一场战略级别的豪赌——赌中国愿突破原有的出口政策,赌中东地区的力量格局即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然而,这场“赌注”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中国对这笔交易自然有所顾虑。首先是政治风险:虽然联合国武器禁运已解除,但西方国家仍强烈反对向伊朗出口先进武器。一旦成交,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包括针对中国的新一轮制裁、外交关系的紧张升级,甚至可能卷入更复杂的中东战略博弈之中。
其次,技术保障层面存在巨大挑战。伊朗提出引进歼-10生产线的设想虽然宏大,但现实操作难度极高。即便是中国传统盟友巴基斯坦,也仅获得了部分组装权限。伊朗在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和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远逊于巴基斯坦,无法独立承接如此复杂的生产任务。如果强行转让,除了知识产权流失风险之外,还可能导致大量“半成品战机”积压,带来尴尬局面。
最后是资金与履约能力问题。150架战机的采购金额按出口版本计算,极有可能达到百亿美元规模。当前伊朗的经济形势严峻,外汇储备不足,无法一次性支付巨额订单。以石油抵偿或长期分期付款的方案,意味着中国要承担更大风险和更长时间的回报周期。
尽管如此,这笔交易仍有望达成,或许会采用某种“折中方案”实现。据外媒最新消息,伊朗军方正在评估首批先行采购40架歼-10C,重点部署于德黑兰及西南边境地区。同时,中方也在对歼-10C的部分“简化版”出口方案进行技术评估,这种“低配—批量—分阶段”模式或许是双方的妥协点。
如果交易最终落实,不仅标志着中国首次向中东大规模输出主力战斗机,也将成为伊朗自伊斯兰革命以来空军最重要的现代化飞跃。以色列显然已经察觉到这一点。近期,以军频繁调整演训节奏,公开测试新型拦截系统,明显为可能的冲突升级做准备。一旦伊朗歼-10成规模服役,配合红旗-9BE导弹防空系统,伊朗将首次具备对抗以色列高空打击的实质反击能力。
中东的天空,从此不再只属于单一强者。留给以色列准备的时间,正日益紧迫。
---
参考资料:
1. 南方都市报《伊朗防长青岛参会,中方是否会向伊提供军事援助?》2025-06-26
2. 澎湃新闻《伊朗欲采购俄苏-35战机,伊空军司令称已列入议程》2022-09-05
3. 国际在线《中俄伊北京会晤成功举行 联合声明为何强调这几点》2025-03-14
发布于:天津市鑫耀证劵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