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男孩用代码为老师分忧官网股票配资。
青岛一学校10岁小学生在编程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一个批改作业的小程序送给老师。
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位小学生看到老师每天一个字一个字逐字地去检查作业,特别辛苦,于是就自己动手写了个小程序,学生可以用小程序拍照上传作业,程序会根据预设的作业内容进行比对,帮老师提高批改作业的效率,省了好多事,老师特别开心!
据了解,这个小学生先用Deep Seek 做了一个框架,不会的就问编程老师,还让编程老师做调整,最后做了一个批作业神器,送给老师当教师节礼物。
说真的,看到这新闻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这孩子也太棒了吧!不是因为他会写代码,而是因为他眼里有“人”,心里有“事”。
小小年纪,能观察到老师日常的辛苦,还能主动想办法去帮忙,这种体贴和创造力,真的值得一个大大的赞!
我们现在老是说“内卷”、“焦虑”,很多家长拼命把孩子送进各种编程班、奥数班,盼着他们考级拿证,为将来竞争加砝码。
但有时候可能忘了,学这些东西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孩子有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甚至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吗?
这个10岁的小学生就做了一个特别好的示范——技术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用来帮助人的。
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比他会写代码更让人佩服。我相信,这种孩子长大以后,不管做什么,都不会太差。因为他有心、有眼、有手——心里有关怀,眼睛能发现问题,手上有能力去行动。
反过来想想,我们身边多少成年人,包括我自己,有时候面对问题第一反应是吐槽、逃避,或者等别人来解决。甚至有些人技术更强、资源更多,但却很少用在“帮人省事”这种小事上。
一个10岁小学生给我们上了一课:真正的“小天才”,不只是聪明,更是温暖。
当然,也有人会说,这孩子是不是太“卷”了?这么小就搞编程,还有没有童年了?但我觉得,如果他本人乐在其中,甚至很有成就感,那这就不是压力,而是热爱。兴趣驱动的学习,才是真正有后劲的。
总之,这个10岁小学生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神童”事迹,更是一个关于教育本质、技术温度和成长心态的暖心提醒。
他让我们看到,学习可以很有用,也可以很有爱。希望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也希望大人们能学会欣赏和保护这种纯粹的创造力和关怀力。
你觉得这样的“小程序员”值得鼓励吗?你们身边有没有类似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官网股票配资
鑫耀证劵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